首页
返回
M1211
牛年开年塑料价格暴涨的原因在这里!

发布时间:2021-02-25

提要:2021牛年春节假期结束之际,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一片大好,各地经济活动纷纷迎来开门红。节前没有做好囤货准备的厂商们,或许已经惊呆了!材料涨价函如雪花纷至沓来。
 
        南美的一只蝴蝶挥动翅膀,有可能引起北美的一场龙卷风。北美的一场暴风雪,有可能引起亚洲材料市场的价格暴涨。蝴蝶效应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对初始条件敏感性的一种依赖现象。输入端微小的差别会迅速放大到输出端。
       短暂春节假期,全球各大市场几乎没有不涨的!原油、港股、比特币“涨”声一片,全部创出历史最高!橡塑行业人士已经看到太多材料涨价函不再赘述,本文旨在探究橡塑材料涨价的成因和应对欢迎大家加入讨论。
牛年开年橡塑行业材料暴涨
        输入性通货膨胀是2021年值得警惕的重大问题。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2020年12月经济数据显示,2020年12月CPI同比上涨0.2%,PPI同比下跌0.4%,整体保持相对稳定,从环比看,CPI和PPI均由负转正。短期CPI和PPI的走势对整体通胀格局不构成威胁,但如果结合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最近半年的走势和未来趋势看,输入性通胀是2021年值得警惕的重大问题。
        虽然各类型商品的供需关系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整体分析,主要是在以下三股力量的合力推动下形成的。
        一、受疫情影响很多大宗商品产地出现产能不足和减产
       譬如2020年全球铁矿石巨头巴西淡水河谷就因为多名员工感染而关闭多个矿区,直接影响了铁矿石的有效供给。我国是铁矿石的最大进口国,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并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对钢铁需求明显增加,供给减少和我国需求增加带来铁矿石价格暴涨。
        二、2020年全球极端天气使农产品主产区产量不及预期
       再譬如2020年度阿根廷等国大豆产量下调,全球大豆产量达3.62亿吨,虽创历史新高,但全球对农产品需求量稳定增长,导致全球大豆期末库存下降带来大豆价格上涨。
        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为应对疫情采取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放出的货币和信用首先会进入金融系统,带来股市的大幅上涨,同时资金也会流入商品期货市场进行炒作,大宗商品供需矛盾会为期货市场提供炒作热点。
国外进口大宗商品大幅涨价
        三、输入型通货膨胀
       由于金融系统释放了过多的货币和信用,股票上涨快于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增加并不断累积风险。
       2020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放松货币之所以未引起大范围通胀,一方面因为多释放的货币多数还停留在资本市场,从资本市场向实体经济传导需要一定周期。
      2020年8月1日国际橡塑通讯发布市场评论文章《八月橡塑行业和市场情报速递》就曾提到,7月27日上午,黄金价格在亚洲交易中升至1930.5美元每盎司,创历史纪录!与此同时,国际原油供应商的提价,将不可避免的传导涨价趋势至橡塑市场。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正在向全世界输出通胀,油价,金价的上涨就是证据之一。
      展望未来一段时期,虽然各国疫苗陆续研发并开始大范围推广接种,但目前看是否完全能阻断病毒传播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疫情很可能会长期伴随人类社会并对各国人民生产生活产生持续影响,这将对商品生产和流通带来长期的反作用。
      另一方面,美联储此前明确表示,由于经济状况未达目标,短期不会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更不会加息。而且,未来一个阶段美国大概率将加大财政政策刺激力度。
      我国当前已经深度融入到全球化的制造链条之中,每年都需要从海外大量进口大宗商品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需要,且我国部分大宗商品的对外依存度较高。例如,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大豆对外依存度超过80%,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将近90%。2020年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达11.7亿吨,累计进口大豆10032.82万吨,累计进口原油5.4亿吨,均创出历史新高。
      随着国内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期货市场在期货品种和走势上已基本实现与国际期货市场的同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直接与国内商品价格走势关联,一些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大宗商品随着国际价格上涨很快就能传导至国内终端消费者层面,例如随着大豆价格的上涨我国食用油企业2020年已多次调价。
      中长期看,国际大宗商品的持续高位会逐渐向国内市场相关产品价格进行传导。
      中国是首个受到疫情冲击的经济体,也是首个摆脱冲击的经济体,2020年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增长的经济体。即便如此,后疫情时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之下,中国不能独善其身,输入性通货膨胀持续在向中国传导。
      以上我们讨论了宏观经济形势,下文我们再聚焦橡塑行业市场具体材料分析。
      聚乙烯价格,市场及分析(PE)
      亚洲市场:中国2020年第四季度产量增加,但进口供应收紧。伊朗运往中国的货物有更多的延误,而第四季度没有美国运来的货物。东南亚的供应总体紧张,这是由于集装箱短缺和船只空间不足导致的延迟装运。LDPE之所以特别短缺,是因为维护停工以及其他产品的净回购率提高了。
      中国第四季度的国内需求有所改善,主要是因为下游生产需要包装,农用薄膜和管材等级,尤其是在十月份。年终需求也支撑了市场。东南亚的需求总体保持稳定,因为该地区继续努力遏制冠状病毒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聚丙烯价格,市场及分析(PP)
      亚洲市场:物流中断导致供应紧张,尤其是到东南亚目的地的交付。此外,来自中国工厂启动的供应压力比预期的要弱,只有烟台万华和陕西延长中煤榆林将其新的PP工厂投产,而其他项目则被推迟。
      下游需求仍然强劲,买家渴望确保及时交货以保持生产运转。大流行继续推动了对塑料包装产品的需求,尽管对某些PP级产品的需求在汽车等其他应用中的需求却不那么强劲。随着世界其他地区流行的加剧,一些海外塑料成品订单也转移到了中国。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价格,市场及分析(PET)
      亚洲市场:2020年第四季度的供应减少,原因是计划中的维护工作量很多。10月至11月,有两家韩国生产商进行了维修。台湾地区有3家工厂进行维护,该季度每月进行一次维护。到12月底,中国大陆的两家工厂和印度的一家工厂因维护而关闭。由于国内需求旺盛,中国库存处于低水平,尤其是在11月下旬至12月,当时价格处于上升趋势。
      尽管季节性休市,仍在进行购买。由于供应量和陆上成本竞争力的变化,许多亚洲PET出口国的船只和集装箱供应紧张,集装箱海运成本急剧上升,影响了议价。一些准备不足的买家加快了采购速度,增加了从附近货源的采购量,另一些则将采购分成几个供应商,以确保货物稳定近期的生产。
      美国EG供应商考虑选择,85%的产能受到冬季风暴的影响(BDO)
      美国大部分乙二醇(EG)的生产能力正在降低或因冬季暴风雨而关闭,冬季暴风雪使数百万人和企业断电,并威胁到供水。ICIS供求数据库,该风暴影响了美国每年近400万吨的EG能力 。这占美国EG总容量的85%。
  减产导致亚洲的MEG价格上涨了11%,原因是该地区从农历新年假期归来。美国是向欧洲出口MEG的主要国家,向亚洲的出口量有限。
      受影响的美国工厂如下(截至撰写本文时间2月18日)
      已经做出了单独的不可抗力声明-LyondellBasell 在本周宣布了不可抗力,而由于原料问题,福尔摩沙已有了不可抗力声明-其他供应商正在分配销售和评估选择权。
      整个化学市场的供不应求一直是一个问题,包括相关产品丁二醇(BDO)(可用来代替DEG来制造聚酯多元醇)和邻苯二甲酸酐 (PA),可以与DEG一起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UPRs)中)。
      努力恢复平衡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单乙二醇和二乙二醇(MEG,DEG)的生产一直在努力追赶9月和10月的大面积停电。劳拉飓风于8月下旬关闭了路易斯安那州西南部的工厂,而计划中的维护使其他工厂停工了,所有工厂在2020年夏末/初夏影响了北美三分之二的产量。
      美国的乙二醇生产商包括陶氏,伊士曼化学,福尔摩沙,Indorama Ventures,乐天化学,LyondellBasell,MEGlobal,Sasol和壳牌化学。
      再回到国内市场,有材料销售商说,目前已经不敢给客户报价了,怕被客户打。还有些生产商已经停止接单了,原材料价格已经远远超出预算成本。篇首提到本文旨在探究橡塑材料涨价的成因和应对,橡塑行业面对如此市场状况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减少石油等化石能源需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以此降低整体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减少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对国内能源价格的影响;二、打通国内商品在生产、流通、消费上的卡点,避免一些厂商、平台企业利用自身在产业链上的优势地位赚取垄断利润;三、加大某些大宗商品的国家储备规模,必要时可通过释放国家储备平抑市场价格。以上是政府层面可以应对的措施。
       四、至于橡塑行业参与者该如何应对呢?我们想起了中国大妈……….只能帮你到这里了。(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2021年2月23日周大生金价走势
      输入型通货膨胀与开放经济有密切的关系,开放的程度越大,发生的概率越大。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主要有三个:1、国外商品的价格传导途径。2、货币供给途径。3、成本传导途径。如果翻开经济学的教科书就会发现其关于输入性通货膨胀的描述,恰如其分正是当前国内市场的状况!
      请注意,以上不是当前化工行业纷至沓来的材料涨价函,而是深圳电子厂商23、24日纷纷跟进的产品涨价函,其中一家涨价幅度甚至接近30%。也就是说输入性通货膨胀已经蔓延至电子行业,(或者说是同步)而不仅仅是化工行业一家的事情。
      海外国际公司率先涨价,国内公司无奈逐步跟进,输入性通货膨胀层层传导,产品由最终用户买单。疫情期间购买力本身就在下降,商品如果涨价将会抑制消费增长,倘若市场消费陷入低迷厂商们也不用再生产了,可以在春节假期之后接着放假了。目前判断,橡塑市场至少到4月份才能渐渐恢复正常。
转自-国际橡塑通讯

 

其他新闻

通过以下方式分享: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