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返回
M1211
塑胶配色之光源色差

发布时间:2017-07-20

塑胶配色之光源色差

两个色〝标准样〞与〝比较样〞在特定光源对色是相符的,但在另外光源下变得不相符,这叫光源色差或条件等色。对其发生的原因及解说为:有一对颜色,其光谱不同但在某光源下相同,这对颜色叫〝同色异谱〞,当然换其它光源马上不相同。再深一层解说,在特定光源(我们就称为第一光源)下标准样及比较样三激值调到相同,故看起来两色相同,但是在另外光源下(我们就称为第二光源)标准样与比较样三激值就不见得相同,其发生的原因是第二光源,从波长光谱400μm到750μm每个波长的强度与当初第一光源不一致,因此照射到颜色样本上反射出来的强度就发生不同,强度不同,三激值就相异,三激值不同,大脑组合而成的颜色感觉就不如第一光源感觉一致
什么是光源色差?

光源色差是不是技术问题?
在塑胶配色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受到光源色差的困扰,有时候,一个颜色配好后,我们在室外自然光源下对色是颜色是一致的,但是到了室内的人造光源,颜色是完全不一样,有时色差非常严重,严重影响客户对颜色的判断,这种情况,很多配色师都会认为,这个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让客户选择一种光源进行对色,或者做两个配方,室内光和室外光让客户选择。可是,这样的问题,真的无法避免吗?
理论上,是可以避免的,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引起人眼的视觉感觉的那部分称作可见光,其波长范围在,400~700nm。单一波长并能产生特定颜色感觉的光称作单色光,但一般光源所发出的光都是由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混合而成的,这种光称为复色光。由于组成复色光所涉及的单色光不同,组成这些光的光谱又可分为不连续光谱和连续光谱,例如,有些光线是由数个单色光混合而成,组成这些光线的光谱称为不连续光谱;而有些光线则由400~700nm,范围中各个单色光混合而成,组成这些光线的光谱称为连续光谱。
颜色是由光源作用在物体之上,通过物体的吸收、透射,最终由物体反射给观察者,再由观察者作出视觉反应。
任何一个物体颜色都有它特定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当这个物体在指定光源下反射出可见光谱给标准观察者就会产生光谱三刺激值。
当光谱反射率曲线不同的两个物体的光谱三刺激值相等时,就认为这两个物体为条件等色。一旦光源改变,由于每个光源的能量分布不同,产生的光谱三刺激值就不再相等,这就产生了光源色差象。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要两个样品采用同样的塑料基料,同样的着色剂,其光谱反色率曲线肯定是一致的或者是相近的,这样光源色差问题就不会存在。
但是,在实际的颜色复制过程中,这种理想的条件是很少具备的,首先,很多的情况下,样品的材质和我们要复制颜色的材质是不一致的,比如客户提供了ABS的样品,让你配尼龙材质的颜色,这种情况,由于受到着色剂使用条件的限制,你不可能选择和样品一样的或者同等类型着色剂,由于基料的不同,着色剂种类的不同,样品和产品的光谱反射曲线不一致,光源色差的存在是客观的,无法避免的。

什么颜色类别容易发生光源色差?
采用图中三维空间来表示所有颜色,垂直轴表示黑、白系列明度的变化,上端是白色,下端是黑色,中间是过渡的各种灰色。
色相用水平面的圆圈表示,圆圈上的各点代表可见光谱中各种不同的色相(红、橙、黄、绿、青、蓝和紫),圆形中心是灰色,其明度和圆圈上的各种色相的明度相同。从圆心向外,颜色的饱和度逐渐增加。
在圆圈上的各种颜色饱和度最大,由圆圈向上(白)或向下( 黑)的方向变化时,颜色的饱和度也降低。
根据经验,颜色越饱和,光源色差的可能性越小。
如单色样黄、红、蓝就基本不存在光源色差现象。如图上半部分圆锥表面所示的颜色就不存在同色异谱现象。颜色越浅,同色异谱程度也越小,如颜色浅到如同白色就不存在光源色差。
反之,颜色越暗,同色异谱可能性就越大,颜色越深,光源色差程度就越大,如黑色、藏青色、咖啡色等颜色的光源色差可能性及程度就很大。即图中下半部分圆锥,越向下(黑)、越向圆中心(灰),同色异谱可能性越大。

正确处理
光源色差的方法

      光源色差问题的存在,无论是颜色的设计者还是颜色的调配者,都要充分的考虑并尽可能的找到缩小这种误差的办法。对于设计者来说,如果颜色在某些光源环境下没有达到设计师预期的要求,那么他所设计出来的产品形象将受到影响,颜色样品跟材质的一致性要充分的考虑,尽量避免让生产者或颜色的调配者用不同材质的色样进行打板及对色。
      对于颜色的调配者来说,从客户那里拿到的色板或产品制件,要精确复制该颜色, 最快捷的办法就是从该颜色的光谱反射曲线开始,或者在紫外线灯光及不同的光源下看,凭经验着手分析所需要的着色剂。只要选择正确的着色剂,做成一样的光谱反射曲线,基本就不会出现光源色差现象,尤其对于一些鲜艳的颜色更有效。当然,面对品种数量繁多的着色剂, 各生产商不可能用同一种着色剂,找到一样的着色剂是不现实的,我们不可能找到一模一样的着色剂,但我们尽量选择同一种类型的着色剂,比如增白剂,比如双偶氮类,比如杂环类,比如苝系等等。总之,着色剂的分析判断正确与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对于不同材质的色样,包括潘通色卡,有很多颜色也明显存在光源色差,对于这种情况,要凭经验,尽量避免选择对光源能量敏感的着色剂品种,比如荧光类,增白剂类等等。

 

摘自:网络

其他新闻

通过以下方式分享: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