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 和 PP 共混的比例不同,材料性能差异竟然那么大!
发布时间:2023-01-04
1、PE 种类对共混体系冲击性能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 PE 都可以改善 PP 的室温冲击强度,但差异十分明显。
对于 PP/HDPE 共混物,当 HDPE 质量分数低于 60 % 时,共混物强度基本不变;当 HDPE质量分数高于 60 % 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才有所增加。
对于 PP/LDPE 共混物,也只有当 LDPE 质量分数高于 60 % 时,其冲击强度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而对于 PP/LLDPE 共混物,当 LDPE 质量分数大于 40 % 时,其冲击强度就有明显提高。当 LLDPE 质量分数达到 70 % 时,共混物冲击强度为 37.5 kJ/m2,可达到纯 PP 冲击强度的 20 倍,是同样用量的 PP/HDPE 和 PP/LDPE 共混物的 10 倍和 4 倍。
低温(-18 ℃)下,三种 PE 对 PP 韧性的改善变化趋势与常温时一致,还是 LLDPE 对 PP 的增韧效果最好。当 PP/LLDPE 质量比为 30/70 时,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为 23.2 kJ/m2,是纯 PP 的 20 倍,而在同样条件下 PP/HDPE、PP/LDPE 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仅为 5 kJ/m2 左右。这进一步说明在达到相同冲击强度时,LLDPE 的用量最少,即意味着可以更多地保持 PP 的刚性;而在相同用量时,LLDPE 改性的 PP 的冲击强度最好,这又使材料获得了更优异的韧性。
2、混炼方式对增韧效果的影响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混炼的试样冲击强度最高,直接注射方式所得的试样冲击性能最差。由于注射机螺杆的有效长度小于挤出机,剪切混炼作用小,效果当然很差。在不同混炼方式下,材料的冲击性能表现出的规律一致,即 LLDPE 质量分数从 40 % 开始,随着 LLDPE 用量增加,其冲击强度大幅度上升;表明混炼方式对共混体系冲击性能有影响,但规律不变。
3、PP/LLDPE 共混的内部结构
当 LLDPE 质量分数小于 50 % 时,共混体系冲击断面光滑平整,呈典型的脆断特征;当 LLDPE 质量分数超过 50 % 时,材料断面表现为韧性断裂特征,出现丝状体,断面凹凸不平,有撕扯痕迹,且两相界面趋于模糊,此时,材料的屈服强度迅速上升;而当 LLDPE 用量增加至 70 % 时,可以清楚地看到 PP 相互交织成网,因此,材料在宏观上具有很高的冲击强度。
纯 PP 球晶的尺寸很大,球晶之间的界面清晰,所以 PP 的冲击性能极差。相比之下,LLDPE 的晶体非常细小,晶体之间的界面也十分模糊,所以其冲击性能很好。
PP 和 LLDPE 结晶形态的差异是因为两者的结晶速率不同引起的:PP 的结晶速率较慢(3.3 X 102 nm/s),晶体生长较大,晶体间的连接少,故晶间界面分明;而 LLDPE 的结晶速率非常快(8.3 X 102 nm/S),晶体细小,晶体间的连接也较多,因而晶间界面模糊不清。
当 LLDPE 加人 PP 后,可以明显观察到 PP 球晶尺寸的减小,晶体间界面变得模糊,有利于改善材料的冲击性能。LLDPE 用量增加,PP 球晶进一步减小,当 LLDPE 质量分数达到 70 % 时,PP 晶体巳经被分割成碎晶,晶体间界面完全消失,与 LLDPE 混杂在一起,难以分辨,因此,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很高,不易被冲断。这说明,LLDPE 的加入细化了 PP 的球晶,增加了晶体间的连接,这是共混材料韧性改善的又一重要原因。
4、LLDPE 用量对共混效果的影响
随 LLDPE 用量增加,共混体系的屈服应力下降,而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加,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随着LLDPE 用量的增加,共混材料的维卡软化点下降。当 LLDPE 质量分数为 40 % - 60 % 时,共混材料的维卡软化点仍接近 120 度。随着 LLDPE 用量的增加,材料的冲击强度增加,而拉伸屈服强度、拉伸模量、维卡软化点降低。
在以 LLDPE 为主的体系中,当材料受到冲击作用时,除 LLDPE 相消耗大量能量,提高材料韧性外,还由于 LLDPE 对 PP 球晶的插入、分割和细化,使 PP 晶体尺寸减小,晶体间连接增多,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冲击强度。PP/LLDPE 共混体系中,当 LL-DPE 质量分数为 40 % - 70 % 时,共混物逐渐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具有刚而韧的特性。
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