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返回
M1211
改性塑料助剂的选择方法你了解多少呢?

发布时间:2022-05-19

        1、按目的选择助剂

       改善加工性能:润滑剂、脱模剂、稳定剂、加工助剂、触变剂、增塑剂、PVC 稳定剂;

       改善力学性能:增塑剂、增强填充剂、增韧剂、抗冲击改性剂;

       改善光学性能:颜料、染料、成核剂、荧光增白剂;

       改善老化性能:抗氧剂、PVC 稳定剂、紫外光吸收剂、杀菌剂、防霉剂;

       改善表面性能:抗静电剂、滑爽剂、耐磨剂、防粘连剂、防雾剂;

       降低成本:稀释剂、填料;

       改善其他性能:发泡剂、助燃剂、化学交联剂、偶联剂等。

 

 

       2、助剂对树脂具有选择性

       红磷阻燃剂对 PA、PBT、PET有效;

       氮系阻燃剂对含氧类有效,如 PA、PBT、PET等;

       玻璃纤维耐热改性对结晶性塑料效果好,对非晶型塑料效果差;炭黑填充导电塑料,在结晶性树脂中效果好;

       成核剂对共聚聚丙烯效果好。

 

       3、助剂与树脂的相容性

       助剂与树脂的相容性要好,这样才能保证助剂与树脂按预想的结构进行分散,保证设计指标的完成,保证在使用寿命内其效果持久发挥,耐抽提、耐迁移、耐析出。

       除表面活性剂等少数助剂外,与树脂良好的相容性是发挥其功效和提高添加量的关键。

       因此,必须设法提高或改善其相容性,如采用相容剂或偶联剂进行表面活化处理等。

 

       4、助剂的形状选择

       纤维状助剂的增强效果好。助剂的纤维化程度可用长径比表示,长径比越大、增强效果越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加玻璃纤维要从排气孔加入。

       熔融状态比粉末状有利于保持长径比,减小断纤几率。圆球状助剂的增韧效果好、光亮度高。

       硫酸钡为典型的圆球状助剂,因此高光泽 PP 的填充选用硫酸钡,小幅度刚性增韧也可用硫酸钡。

 

       5、助剂的粒度选择

       助剂粒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粒度越小,对填充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越有益。

       助剂粒度对阻燃性能的影响:阻燃剂的粒度越小,阻燃效果就越好。

      例如水合金属氧化物和三氧化二锑的粒度越小,达到同等阻燃效果的加入量就越少。

       助剂粒度对配色的影响:着色剂的粒度越小,着色力越高、遮盖力越强、色泽越均匀。

       但着色剂的粒度不是越小越好,存在一个极限值,而且对不同性能的极限值不同。

       对着色力而言,偶氮类着色剂的极限粒度为 0.1 μm,酞箐类着色剂的极限粒度为 0.05 μm。对遮盖力而言,着色剂的极限粒度为 0.05 μm 左右。

       助剂粒度对导电性能的影响:以炭黑为例,其粒度越小,越易形成网状导电通路,达到同样的导电效果加入炭黑的量降低。

       但同着色剂一样,粒度也有一个极限值,粒度太小易于聚集而难于分散,效果反倒不好。

 

       6、助剂加入的量

       合适的助剂添加量既是提高目标树脂至合适性能,也是立足于经济基础的成本低。

        对于不同的助剂添加量要求不同:

       (1)阻燃剂、增韧剂、磁粉、阻隔剂等,性能角度虽然添加量越多越好,但是,也要核定成本;

       (2)导电助剂,一般形成电路通路即可;

       (3)抗静电剂,表面形成泄电荷层即可;

       (4)偶联剂,形成表面包覆即可。

 

转自——网络

其他新闻

通过以下方式分享:

分享到:



更多